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心血管新闻 > 详情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作者:来源:
点击:1449次时间:2008-08-22 11:49:00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术的发展,股动脉为最常用的血管入路,术后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仍占一定比例。本文探讨我院冠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1月~200412月经皮腔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共有38例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其中单纯血肿23例,假性动脉瘤9例,动静脉瘘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股动脉夹层1例。

  1.2  方法

  1.2.1  外周穿刺血管的处理 

  冠状动脉造影(CAG)术中常规静脉注射肝素2000u,术后导管室即刻拔除动脉鞘,局部压迫2030min。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常规静脉注射肝素800010000u,术后局部压迫3040min46h后根据ACT拔出动脉鞘。两者均加压包扎,沙袋压迫8h,平卧24h

  1.2.2  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诊断 

  对手术后穿刺部位出现血肿、疼痛;下腹、下肢疼痛肿胀者,除常规听诊外,均应进行局部组织和血管的B超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单纯血肿:穿刺局部出现2cm×2cm的皮下出血性硬块。假性动脉瘤:股动脉穿刺部位触及搏动性包块,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检查发现存在于血管外的假腔,股动脉内血流通过破口进入假腔,使假腔内出现动脉血流信号。动静脉瘘:股动脉穿刺部位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检查提示股静脉腔内出现股动脉血流信号。下肢静脉血栓:下肢疼痛肿胀;超声检查提示股静脉及主要深部属支静脉管腔增大,其内有实质性回声占位,腔内无血流信号。股动脉夹层:超声检查提示股动脉壁内单条回声带变成双条分离的回声带,分离管壁双重回声之间有异常血流。

  2  结果

  23例单纯血肿预后良好,短期内自愈,未特殊处理。9例假性动脉瘤中,7例经加压绷带压迫包扎后修复;1例经超声指导下压迫修复;1例行外科手术修复。4例动静脉瘘均经加压绷带压迫包扎后修复。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者经抗凝治疗2个月,症状消失。1例股动脉夹层因发现早,及时拔除鞘管,局部加压绷带压迫包扎,夹层未再加重。

  3  讨论

  随着冠脉介入手术的开展及手术数量的不断增加,临床上更应重视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文献报道,介入术后出现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龄、收缩压增高、女性、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在外周血管并发症中,以单纯血肿最常见,其次为假性动脉瘤。单纯血肿短期可自愈,毋须特殊处理。假性动脉瘤常见部位在股总动脉分叉处,主要由于穿刺部位较低,穿刺点位于股总动脉分叉处而不易有效压迫所致。对于瘤体小而未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可以观察,等待自发性血栓形成;对于瘤体进行性增大,超声指导下压迫修复和超声指导下注射凝血酶为治疗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术者经验有关,经验不足者并发症明显增多,因此,经验较少者应先进行相对并发症少的心导管术,准确、熟练的穿刺,轻柔的操作有利于减少外周血管并发症;其次,冠脉介入治疗的外周血管并发症高于诊断性的冠状动脉造影,主要与术后应用抗凝剂有关;此外,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延长压迫时间,可使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