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详情

叶世铎教授生平简介

作者:分会办公室来源: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
点击:1063次时间:2011-09-02 12:52:00
叶世铎教授,湖北省武汉市人,汉族,1928年7月出生。1955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医学系(前身为上海同济医学院和武汉大学医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留校任局部解剖学教研室助教,后转入协和医院外科学教研室任助教。1960年起任协和医院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主治医师,1978年任

 

 
    叶世铎教授,湖北省武汉市人,汉族,1928年7月出生。1955年毕业于中南同济医学院医学系(前身为上海同济医学院和武汉大学医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留校任局部解剖学教研室助教,后转入协和医院外科学教研室任助教。1960年起任协和医院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主治医师,1978年任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同济医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1979年从讲师、主治医师破格直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84年至1988年间出任中国共产党同济医科大学党委书记。1988年任同济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心血管外科主任兼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1992年至1996年任同济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卸任领导职务以后,仍致力于心血管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为表彰叶世铎教授的卓越成绩,于1960年被评为湖北省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1980年作为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出席全国科技大会,获全国科技进步乙等奖。1982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10年获得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外科终身成就奖最高荣誉。他将毕生奉献给了医学事业,为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5年毕业后早年从事教学工作,于1960年进入外科临床,从事胸心血管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1969年组成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研究组,从事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及针麻体外循环直视心脏手术的研究,率先恢复因为“文革”而停滞的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是湖北省体外循环心血管外科专业创始人和奠基人。
1976年开展心脏瓣膜的外科治疗,组建了人工瓣膜研究室,引入并改进了人工生物瓣膜,研制了低瓣架牛心包瓣并用于临床,治疗了300多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进行单瓣以及双瓣置换术,取得良好效果,1980年省科委、省卫生厅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率先进行了生物瓣衰败后再次换瓣手术,并针对生物瓣耐久性问题,对生物瓣衰败进行了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发现了生物瓣衰变的主要原因是生物瓣在心腔内受心动周期性交变应力的作用而导致生物材料的疲劳极限降低,从而通过计算生物瓣各部位的应力变化,制作图表,提出了生物瓣研制的改进意见。该研究成果于1983年在全国专业会议上首次报道,并于1985年发表《牛心包瓣的力学分析》和《牛心包瓣瓣叶撕裂》等论文,于1986年通过湖北省卫生厅成果鉴定。
    在叶世铎教授带领和主导下,我院心血管外科率先在湖北省开展了心脏直视手术的研究。1981年完成湖北省第1例再次瓣膜置换术以及法洛四联症右心室流出道加宽重建术;1982年完成湖北省首例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术;1984年完成湖北省首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连接纠治术以及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此外还建立了湖北地区首家心血管外科专科监护室,开创了心血管外科术后专科监护的新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危重病人的术后死亡率,推动了心血管外科临床水平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