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委员会动态 > 详情

2016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侧记----创新

作者:来源:
点击:96次时间:2016-07-28 16:44:01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以下简称“胸心分会”)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2016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于7月14—17日在冰城哈尔滨盛大召开。延续胸心分会青年委员会“胜任 精通 飞跃”的主题,本次大会在增添很多新亮点的同时,也赋予了会议新的意义——继承、变革与创新。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饶克勤参加了开幕式,并表示:“让青年人挑大梁,出头彩,要营造积极探索、宽容失败、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气氛,让创新成为价值导向,为青年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

1.学术发展的创新


体外循环作为胸心分会的学组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学科创新成果颇丰,本次青年论坛首次开辟体外循环分会场,探讨专业的热点和重点话题。来自全国10个省份的12位青年医师分别从体外循环的应用、基础研究、临床经验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整个会场座无虚席,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参会医生就报告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会议现场气氛热烈,收到了很好的反响。


体外循环会场

胸心血管外科的专业特点使得跨专业、跨学科的团队建设尤为重要。因为患者的治疗不仅仅是胸心血管外科医生的事情,也是麻醉、重症、护理等专业人员的工作,因此,学术设置方面考虑到多学科交叉对青年医师的深远影响,新设了“围术期+麻醉+重症“分会场,就相关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参会代表获益颇多。

围术期+麻醉+重症会场


2.会议形式的创新


青年论坛是青年医师进行切磋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不仅有传统的学术讲解,也有更实用的病例讨论、更直观的手术视频展示,还有更直接的动手操作和激动人心的比赛,让本次论坛的形式丰富多彩。



胸外病例会场

在7月14日举办的青年委员会上,新任副主任委员李宁教授表示:“青年医师要敢想、敢讨论,敢于把失败、疑难的病例拿出来进行分享讨论。”作为本次大会最受欢迎的学术环节,病例讨论恰好是这句话的最佳印证。病例讨论分为胸外和心外两个专场,数十位青年医师分享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和疑难病例,接受在座医师的提问和专家点评,特别是在提问环节,喜欢思考的青年医师们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问题,场面非常热烈。


手术大赛准备

今年的会议手术视频展示在吸取上一年杭州青年论坛的经验不足、听取代表反馈意见的基础上,从形式到内容更加完善。专家从全国各地的900多篇投稿中,严格甄选出17个优秀手术视频进行展示,并有医师同步对视频操作进行讲解。不仅如此,在其他会场,很多青年医师的发言也穿插着手术视频演示。这既让与会代表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也显示出直观的手术视频是目前胸心外科的热点。


手术大赛合影

自2013年开始,外科动手演示(BST)成为亚学术级别的固定项目,在青年医师中获得了广泛好评。本次会议共有3场BST专场,其中两个BST专场分别通过由行业内知名专家带教和现场手术操作指导演示的方式,让青年医师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心脏瓣膜治疗和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的发展情况,学习并熟悉了相关的手术操作。而“2016心外青年医师手术技能大赛总决赛”这一BST会场则为大家展示了两场非常激烈的比赛,参加总决赛的青年医师都是在全国各分赛场通过预赛和地区决赛的激烈竞争脱颖而出的年轻骨干。他们在郑哲教授等6位评审专家的审查下,展示了自己娴熟的手术技能、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机敏的应变能力,体现了新一代胸心外科医师的风采。


作为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的传统奖项之一,优秀青年医师论文奖评比也如期而至。此次论文奖评比分为胸外、心外(临床)、心外(基础)三个分赛场,共有30多位胸心外科青年医师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参与角逐,青年委员会专家对报告医师也进行了尖锐的提问和中肯的点评。


心外(临床)会议现场


3.交流内容上的创新


今年的交流内容不仅有传统的学术进展的介绍,还包括经验分享,会议特邀沈阳军区总医院韩劲松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欣教授,他们分别以“小主动脉患者瓣膜选择的临床思考”和“微创二尖瓣修复与置换的选择”为题,分享了自己获得厄尔·巴肯奖学金的经验、开展相关研究的成果和工作心得,让青年医师获益匪浅。

王欣教授


小结

可以说,本次“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青年医师论坛”是我国胸心血管事业未来发展的一个缩影。庄建教授说:“参会的青年医师和青年委员会委员将是这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代表着胸心血管外科的未来。”我们的青年医师也通过踊跃发言与成果交流,很好地展示了新时代青年医师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