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3年世界上第一例心脏直视手术由Gibbon完成并获得成功以来,体外循环技术已伴随心脏外科走过50余年的历程。体外循环技术也经历了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心脏外科所取得的成就融入了广大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的智慧和汗水。
近年来,我国心脏外科发展迅速,截止2009年,我国每年开展心脏手术达14万例,而且正以每年15%的比例迅速增加,全国开展心脏手术的医院已达747家,从事体外循环工作体外循环人员1700余人。体外循环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具有专业性强,专业面窄,涉及的专业知识跨度较大的特点。从业专业技术人员多挂靠在外科、麻醉、危重症和护理等专业,专职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仅占41%。但体外循环专业作为一门特殊的专业,有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风险性较高,其技术水平的差异严重影响患者的诊治疗效。特别是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指证不断放宽,高龄和低龄患者、危重患者及各种复杂病例越来越多,心脏手术的完成对体外循环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心脏外科和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权威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水平评估系统和继续教育系统来保证体外循环工作的质量。
面对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近年来对体外循环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广大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的欢迎。体外循环继续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集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的规范培训、合格评估、知识更新、技术援助为一体的综合工作。归根结底这项工作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我国体外循环的整体水平,为每个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全面服务。
在这一系列工作中,体外循环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合格证发放优显重要。对于2010年12月前从事体外循环工作的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体外循环专业技术合格证已经个人申报,学会审核发放完毕,对于各种原因未能发放或未得到通知的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请尽快与学会办公室联系,在2011进行最后一次补发。获得体外循环专业技术合格证后将由中国体外循环学会每四年审核一次,审核合格的标准为 每年参加体外循环临床工作50例以上,四年内参加体外循环学会指定的专业相关学术会议一次以上。对于本单位年体外循环不足50例的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应到体外循环数量较多的单位通过参与体外循环工作补足50例。
体外循环继续教育其他相关配套工作也在有序进行,理论考核用书正组织专家在紧张的编写中,争取2011年出版发行。培养合格的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是关键,为此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体外循环专业技术培训基地申报条件和申报内容”和“体外循环执业人员培训基地指标”,对申请的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评估、验收。所有的培训基地将使用体外循环学会统一制定的教学培训大纲,进行统一的理论实践考核,目前已有3家体外循环培训基地通过学会验收。2011年后新参加体外循环工作的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则需要经过体外循环培训基地一年培训合格,并通过中国体外循环学会组织的体外循环理论考试,方能向体外循环学会申请获得体外循环专业技术合格证。
新春在即,我们又迎来了期待的一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今后一段时间将把体外循环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作为学会的重点工作来抓。相信在卫生行政部门和全体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我国体外循环继续教育体系将会不断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将会稳步提高,使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保持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