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学之林,胸心外科学是诞生较晚但成长最快的一门学科。中国胸心外科独立建科始于20世纪40年代,并于同期完成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如吴英恺院士1940年实施首例食管癌切除和1944年实施的首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20世纪 50年代,胸心外科又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代表性成果,如1954年兰锡纯教授实施首例二尖瓣闭式扩张、1958年苏鸿熙教授实施首例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胸心外科作为年轻的外科学分支,造就了一代学术精英,填补了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一个又一个的空白,也奠定了扎实、严谨、开拓、进取的良好的学术氛围。正是由于这些工作基础和老一辈专家的不懈努力,历经改革开放30年,我国胸心外科事业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来自中国体外循环学会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大陆可以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的医院有772家,心脏外科手术例数以年平均15%~20%的速度高速增长,2010年心血管外科手术量突破了17万例,县级以上医院均可常规开展普胸外科手术。
为适应胸心外科事业的发展,1985年中华医学会成立了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历经苏鸿熙、孙衍庆、朱晓东三任主任委员及全体委员的努力,创办了我国第一本胸心外科专业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分会共举办全国性年会11届,主办国际性大型学术会议15次,各类胸心外科专业学习班133次。以学会主办的胸心血管外科年会为例,参会人数逐年增长,已经成为普及胸心外科技术、提高我国胸心外科水平的重要平台。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下我国胸心血管外科的众多不足,尤其是“文革”的冲击导致学科整体学风的下滑,出现一批重手术、轻学术的“手术匠”,浮躁的学风直接影响了学科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2007年起胸心外科年会改为每年一届,在苏州召开的第7届年会上,分会提出中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重塑”的号召,明确学会的主要使命就是继续发扬胸心血管外科前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学术交流的水平,倡导临床医师的学术意识,培育新一代的胸心外科医师。
在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汇聚了各种高新技术、需要更多医疗资源支持的胸心外科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倡导学术重塑中的“国际化”意识,就是希望国内同道能积极参加国际交流,而且能以国际公认的准则规范自己的临床和科研。
国际主流专业协会举办的年会和杂志是国际交流的主要舞台。美国胸心外科协会(AATS)主办的年会和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JTCVS)是目前国际胸心外科学界水平最高的年会和专业杂志。目前来自世界各地非美籍的学者占AATS年会参会人员的一半以上,而海外投稿占JTCVS每年收到的投稿量的三分之二(其中亚太地区占三分之一)。
1982年,吴英恺院士应AATS邀请,在其年会上做了“中国食管癌外科治疗40年”的报告。此后20多年没有中国学者在AATS年会上进行学术演说。自2005年起,中国学者连续在第87、88、89、90届AATS年会中做会议发言。同时,在122、123届AHA年会中,来自阜外医院的外科团队先后进行6项学术报告,展示了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冠心病外科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另外一方面,在世界三大胸心外科专业杂志(JTCVS,ATS和EJCTS)上,中国学者最近5年的原创论著(除外短篇报道)的数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07至2011年这5年时间内,共发表论著371篇,较2007年前发表数量总和上升60%。在心脏病学的三大主流杂志(JACC、 Eur Heart J、Circulation)上,2007前罕有来自中国大陆学者的报道,最近5年内累计发表8篇论著,涵盖了心血管外科的主要领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走出国门,展示成绩,接受客观评价,从而更好地审视自我,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胸心外科进步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