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学会 > 地方学会 > 详情

广东省

作者:来源:
点击:4079次时间:2010-02-23 16:34:55
广东省胸心外科学分会发展史及委员名单
  广东省胸心外科学分会发展史

一、广东省胸心外科发展概况
1. 1940年代:
1947年:肺叶切除术
2. 1950年代:
胸外科
1957年:纵隔肿瘤、脓胸手术、食管、贲门癌切除手术
心外科
1954年:动脉导管结扎术
1955年:风湿心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心包切除
1957年:低温下法洛四联症B-T分流术,
1958年:体外循环动物实验,应用上海Ⅰ型蝶式人工心肺机
1959年:低温心内直视肺动脉瓣切开术
3. 1960年代:
胸外科
1962-1964年:胸廓改形,胃管代食管治疗良性食管狭窄
心外科
1960年:低温动脉导管切断术
1961年:体外循环下房缺、室缺修补手术成功
1965年:主动脉瘤(囊型)切除术
1966-1969年:文革期间,仅少量普胸手术,心脏手术停顿
4. 1970年代:
胸外科
1974年:小儿肺大泡和先天膈疝手术
1975年:针麻肺叶切除术
心外科
1970年:重新开展体外循环动物实验,应用上海Ⅱ型体外循环机
1972年:重新开展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1973年:法洛四联症心内矫治术
1975年: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主动脉瓣多瓣膜同时置换,小儿人工瓣膜置换术,婴幼儿先心病根治术
1976年:冠状动脉-大隐静脉转流术,广东I型生物瓣、人工心肺机、鼓泡式氧合器应用于临床
1978年:双腔右心室矫治
1979年:二尖瓣成形术,部分型房室隔缺损矫治,
5. 1980年代:
胸外科
1986年:气管袖状切除术,建立胸心外科独立的ICU
1987年:肺楔型切除术、支气管扩张的肺叶切除术、肺癌全肺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纵膈肿瘤切除术
心外科
1980年:二尖瓣生物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
1983年:胸心外科ICU建立, 应用IABP治疗危重低心排病人
1985年:三房心矫治,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深低温停循环或低流量心脏手术,
1986年:右室双出口矫治,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单心房矫治,再次瓣膜置换术
1987年:广东II型生物瓣、人工肺应用于临床
6. 1990年代:
胸外科
1993年:支气管成形、隆突切除术、颈段食管癌切除术
1995年:开展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1996年:全喉切除、食管拔脱、胃代食管、咽底吻合术
1997年:开展胸腔镜手术:支气管扩张肺叶切除术、肺楔形切除、肺大泡切除、胸膜固定、血胸的血块清除、胸内异物取出、脓胸等手术
1998年:胸腔镜肺减容术,对晚期肺癌并恶性胸心作手术扩大切除,肺叶切除加全胸膜剥离术
心外科
1990年:Mastard手术,Rastelli手术
1991年:同期搭桥+瓣膜置换,Senning手术,Ebstein畸形矫治,广东III型人工肺临床使用
1992年:胸主动脉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Bentall术)
1993年:孕产妇瓣膜置换,LVAD研制成功
1996年: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成形术
1998年:胸腔镜下PDA结扎术、房缺修补术,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多次瓣膜置换术,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7. 2000年以后:
胸外科
2000年:标准化和理论化的肺癌根治手术和食管癌根治手术及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结肠代食道食管癌根治术、肺癌的气管血管双袖状切除术和巨大纵膈肿瘤切除术,胸腔镜治疗胸腔恶性胸水和肺转移癌的手术、胸腔镜下恶性心包积液的心包切除手术、针型胸腔镜肺内肿块的穿刺活检术
心外科
2000年:Bentall+右半弓+无名动脉环缩术,Bentall+全弓置换+象鼻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Bentall术
2001年:出生17小时新生儿大动脉调转Switch术
2003年: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术,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进行瓣膜成形和房颤消融迷宫术,国产左心辅助装置抢救重症低心排病人
2004年:微创瓣膜(主动脉瓣, 三尖瓣)置换术,Norwood I期手术成功
2005年:胸腔镜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2006年:心肺联合移植,Norwood II期手术成功

二、广东省胸心外科学术发展概况、地位
胸外科
广东省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已成为胸外科医生的主要工作对象。目前正在开展的外科治疗手段为重要内容的“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就是根据不同的肺癌分期和特殊情况的肺癌制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循证医学理论为手段,总结和探讨各期肺癌和特殊肺癌的最佳治疗模式,也为临床肺癌的最佳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与此同时,胸外科开展了标准化和理论化的肺癌根治手术和食管癌根治手术及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结肠代食道食管癌根治术、肺癌的气管血管双袖状切除术和巨大纵膈肿瘤切除术等达国内先进学术水平的高难度手术;开展了胸腔镜治疗胸腔恶性胸水和肺转移癌的手术、胸腔镜下恶性心包积液的心包切除手术、针型胸腔镜肺内肿块的穿刺活检术等,使晚期肺癌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高,使病人肺内疾病能够得到迅速的确诊。
心外科
瓣膜外科 在国内最先开展了生物瓣的研究,生产和应用猪生物瓣膜。在国内率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重症风心病,手术死亡率显著降低。开展的瓣膜成形术和术中房颤消融迷宫术效果优良。目前正在进行组织工程学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
冠心病外科 开展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现已作为冠心病的常规手术方式。常规应用乳内动脉作为血管移植物,部分病人应用全动脉化进行冠脉搭桥,提高了远期效果。对心肌梗死并发症同期进行外科治疗,如室壁瘤切除、缺血性二尖瓣成形、室间隔穿孔修补等。
心脏移植和心肺移植 在华南地区率先成功进行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病人存活时间最长已近8年,术后病人绝大多数恢复正常工作。完成的多例心肺移植术病人,目前康复顺利。
婴幼儿重症复杂性先心病 开展了新生儿、婴幼儿各类重症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手术效果良好。其中2001年对一例出生仅17小时的新生儿所进行的大动脉调转术,为当时国内同类手术的最小年龄患儿。胎儿体外循环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领先。
大血管外科 在国内较早开展胸主动脉瘤及夹层分离的外科手术治疗。已行多例主动脉弓置换手术,包括全弓置换和“象鼻”手术;进行了大量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急诊手术,手术成功率高。
心脏辅助循环 在我国首次临床应用国产左心辅助装置抢救重症低心排病人获得成功,为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外科治疗提供了支援和保障。

三、广东省医学会胸心外科学分会成立于1986年。
第一届:主委:罗征祥;副主委:林道平,孙培吾,方大维;秘书:张镜芳
第二届:主委:罗征祥;副主委:孙培吾,林道平;秘书:张镜芳
第三届:主委:罗征祥;副主委:孙培吾,张镜芳;秘书:吴若彬
第四届:主委:张镜芳;副主委:童萃文,杨运有;秘书:庄建
第五届:主委:张镜芳;副主委:童萃文,杨运有;秘书:庄建
第六届:主委:庄建;副主委:何建行,张希,黄达德,姬尚义,王武军;秘书:陈寄梅

广东省胸心血管外科学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学会任职 姓  名  医院名称 职务
  张镜芳    
主任委员 庄建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主任
  何建行 广州医学院附属一院 科主任
  张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委员兼常务委员 黄达德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委员兼常务委员 姬尚义 深圳孙逸仙纪念医院  
常务委员 戎铁华 中南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常务委员 王武军 南方医院  
常务委员 熊利华 中山大学附属二院  
常务委员 阮新民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  
常务委员 谭家驹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务委员 钟焕清 高州市人民医院  
  罗红鹤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  
  王治平 中山大学附属一院  
  谷力加 中山大学附属二院  
  陈刚 广东省人民医院  
  吴若彬 广东省人民医院  
  肖学钧 广东省人民医院  
  陈钢 南方医院  
  闫玉生 珠江医院  
  杨庆生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彭品贤 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  
  李志强 广州市胸科医院  
  刘威 广州市儿童医院  
  王建华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曾伟生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蓝斌 汕头市中心医院  
  肖大伟 汕头医学院附一院  
  章五一 深圳孙逸仙纪念医院  
  杨建安 深圳孙逸仙纪念医院  
  张本固 深圳北大医院  
  杨颉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姜海明 中山市人民医院  
  韩淦同 东莞市人民医院  
  赵志毅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海生 高州市人民医院  
  邓卫兵 广州市一医院  
  章晓华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心外科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室主任
  陈寄梅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心研所  

下一篇: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