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胸外科新闻 > 详情

2010年北京胸外科年会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举行

作者:分会办公室来源: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
点击:951次时间:2010-12-20 11:12:00
2010年北京胸外科学术年会2010年12月11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北京80余家医院的胸外科医生和护士长以及在京的胸外科老前辈和20多个省市自治区著名胸外科专家共1200名代表出席了学术盛会。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单青教授和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秘书长初向阳

       2010年北京胸外科学术年会2010年12月11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北京80余家医院的胸外科医生和护士长以及在京的胸外科老前辈和20多个省市自治区著名胸外科专家共1200名代表出席了学术盛会。

       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李单青教授和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秘书长初向阳教授主持。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支修益教授首先致开幕辞,对所有参会领导嘉宾、胸外科老前辈、北京胸外科学界广大医护人员和全国各兄弟省市胸外科学会的嘉宾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支修益教授总结了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成立两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和首都胸外科领域所取得的工作业绩,特别提到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2010年先后成立了青年工作委员会、区县医院胸外科学组、肺癌专业学组、食管疾病学组、微创外科学组、胸部创伤学组、纵隔外科学组以及胸外科老专家委员会,近150 名胸外科学科骨干组成了团结奉献的工作团队,并积极参与到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各项工作,在活跃首都胸外科领域学术氛围、传递学术信息和促进学术交流的同时,搭建了首都各医院胸外科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的技术平台,为全国各兄弟省市胸外科学会和同行带了一个好头。支修益教授强调指出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推动全国普胸外科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加强与各省市医学会胸外科学会和胸外科医师协会的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 北京医师协会胸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简教授、上海市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全军普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徐志飞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天佑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王以朋教授、北京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吕鹏教授和北京医学会会长金大鹏教授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开幕式上举行了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老专家委员会和纵隔外科学组的成立仪式,并对几十年来对首都胸外科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蔡廉甫教授等14名胸外科老专家进行了表彰。

       上午的大会主题演讲由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李辉教授和周乃康教授主持。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食管疾病学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赫捷教授在演讲中指出:当前我国食管癌在病因学防治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缺乏大规模基础数据调查的支持,缺少符合我国特点的具有循证医学高级别证据支持的诊治指导。即将推出的“中国食管癌大型综合临床研究”项目将整合全国近百家在食管癌领域知名的大型医院,在全国建立起有关我国食管癌基本信息的数据网络平台。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副秘书长兼肺癌专业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主任杨跃教授特别强调指出,胸外科医生需要冷静地、辩证地反思肺癌外科治疗的实质和内涵,同时需要接受以外科手术为主的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观念,坚持肺癌外科行为的规范化,包括手术操作规范和病理分检细化;改变单一手术的模式,强化肺癌综合及个体化治疗的理念;并通过最新统计资料分析,探讨了肺癌规范化外科手术技术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北京协和医院张志庸教授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介绍了GGO的诊断技术和外科手术技巧;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食管疾病学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主任李建业教授介绍了目前原发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微创外科治疗进展情况,并结合手术演示介绍了同仁医院胸外科经验。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微创外科学组组长、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主任刘德若教授运用古语概括总结了胸外科医生成长之路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成为一名优秀的胸外科医生,首先需要天赋,选对职业并明确这一职业自己爱好且适合自己。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指的是选对了职业后,接下来就是耐住性子,踏踏实实接受正规、艰苦、长期、大量的训练。第三阶段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功到自然成,在高的境界应该走向创新。在主题演讲中详尽阐述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意外的处理原则。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秘书长兼微创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胸外科主任初向阳教授强调了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水平是提高肺癌治疗效果关键,术中CT肺微小病灶定位技术,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武器。并针对肺微小病灶术中定位困难的情况介绍了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的临床经验及体会。

       北京医师协会胸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侯生才教授就全球肺移植现状谈到,全世界共完成单双肺移植近三万例,且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长,国内肺移植同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文化理念,医患认识和我们自身的不足制约了我国肺移植的发展,胸外科同行仍需继续不懈地努力。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区县医院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北京潞河医院胸心血管吴骏教授发言时谈到,北京是我国胸外科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许多新技术新成果居全国胸外科领先水平。北京十八个区县医院胸外科拥有200多长胸外科床位,要充分使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医疗资源,开展科技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推广普及医学科学新技术和新成果;并分析了北京区县医院胸外科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区县医院胸外科学科发展的愿景。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胸部创伤学组副组长、北京积水潭医院胸外科主任王彦彬教授呼吁胸外科医生要重视肋骨、胸骨骨折的治疗及治疗策略的研究。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区县胸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顺义区医院胸外科主任龙志强教授提出并倡导小切口MARK-IV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是一个安全可行的微创外科手段。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常委兼纵隔外科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院长许绍发教授就纵隔肿瘤外科诊治问题时谈到,对于巨大纵隔肿瘤患者,一定不要轻易放弃治疗,因为这种肿瘤良性居多,很多巨大纵隔肿瘤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根治的目的治疗,给予患者根治性切除长期生存的机会。纵隔学组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加强同行之间对于纵隔肿瘤和气管病变的手术技术的研究和交流。

       下午的专题发言由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食管疾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张力建教授和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孙克林教授主持。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胸部创伤学组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胸外科主任周乃康教授强调指出胸外科医生一方面要加强与内科医生的相互协作,加强学习、渗透和联合;另一方面对于肺癌的治疗要有全局观、整体观,要比内科医生更全面地把握整体治疗策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规划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食管疾病学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主任李辉教授的演讲透过一项来自中国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的初步报道,强调并提出胸外科医生要注重临床思维,真正理解临床研究的真谛,准确把握临床研究方向,科学设计临床研究方案,精心收集临床资料,避免浮躁心态,就一定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我国临床研究的春天。

       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肺癌专业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学院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李单青教授在专题发言时就高位食管癌手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等外科综合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出采用全喉切除,胃-咽部吻合的方法,其优点是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术后杜绝了误吸等容易导致严重肺部感染的不利因素,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白连启教授的I A期和IB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远期效果的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刘吉福教授将一种肺癌隆凸切除的新方法介绍给与会者。海军总医院王伟教授针对肺癌脑转移综合治疗再次提出了肺癌脑转移治疗的重要性。

       来自北京垂杨柳医院胸外科的胡小丹大夫第一次参加学会年会发言,他介绍了胸腔热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经验。中国人民解放军306医院的李鲁教授就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动物实验结果作了总结报告,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方法在临床治疗上大有希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于长海教授报告中提出了使用肺癌相关基因通过痰脱落细胞找癌细胞的研究,为提高肺癌的早诊率开阔了新的思路。

       北京医师学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简教授关于食管癌切除胃上提重建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的经验告诉我们,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胸外科李栋教授关于腐蚀性食管损伤并发食管气管瘘的治疗经验,提出了治疗此类疾病的新思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闫天生教授就应用直线型缝合器行食管胃侧侧吻合术技术做了详尽的讲解及演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刘宝东教授分析了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100例经验,较详细地指出了此类疾病的治疗最新要点及进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胸外科的高志教授就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的研究进展做了系统的回顾及经验介绍。揭示了淋巴结增生症治疗学的经验。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胸外科主任朱彦军教授在手术治疗多汗症的经验中重点指出了胸腔镜下T2,T3交感神经链切断术的治疗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胸外科的黄乃祥教授特别用24例胸壁肿瘤切除后巨大缺损修复重建的体会提出了胸外科与成形外科之间的相关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外科曾骐教授独具一格向与会者报告了微创NUSS术治疗漏斗胸1201例经验,为我市儿童胸外科领域开创了新的成果。 张力建教授在总结发言时就我国胸外科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规范化手术和微创手术是必然的两个发展方向。手术规范化可通过专科培训来实现,微创手术是近代手术技术的一大进步,但开展微创手术应该也需要经过标准化的培训。

       2010年北京胸外科年会特别安排了首届青年医师论坛,由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八家三甲医院胸外科的9名中青年胸外科医生针对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主题进行了发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青年医师提供了学术交流展示才华的学术平台。2010年北京胸外科年会学术演讲有两个特点,第一就是演讲内容覆盖胸外科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充分展现了北京胸外科的技术水平;第二就是演讲者除了来自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还有来自北京区县医院的学者,体现了北京地区胸外科领域的空前团结和谐的局面。

       2010年北京胸外科年会同时,北京胸外科学会和首都胸外科护士长学术沙龙联合在北京协和医院举行了以“重视护理新技术新进展,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为主题的“北京胸外科护士长学术沙龙暨胸外科护理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吴欣娟主任,北京护理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丽娟主任,中华护理杂志谢贞编辑和北京胸外科护理同仁共计350余人,其中护士长50余人,参加医院近60家。研讨会围绕胸外科病人术后镇痛、营养支持、重症病人的信息获取、围术期监护以及肺部手术、食管手术、肺移植等胸外科临床护理新理念、新技术和最新进展展开讨论,并就目前护理界关注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及护理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等问题展开经验介绍和专题讨论,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浅,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这次会议对北京胸外科的护理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今后北京胸外科护理领域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搭建了技术平台。

       好医生网站、中国医师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和中华医学会相关系列杂志编辑部主任和首都新闻媒体应邀出席了2010年北京胸外科年会。中国医师报专门编辑出版了《北京胸外科年会通讯》,系统回顾了2009年北京胸外科年会、总结了2010年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工作、采访了学会主要领导和大会演讲专家,特别采访了胸外科老前辈辛育龄教授、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徐乐天教授和王天佑教授。我国胸外科史上的先驱辛育龄教授,始终关心北京胸外科学会的各项工作。年会前夕,辛老总结他自己一生行医的风风雨雨,赋诗一首:缘故行医成名难,悬梁刺股攻读艰。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古稀之年心未老,豪情满怀创新天。总结经验留后人,不甘医术化青烟。改革大潮催奋进,继续攀登永向前。北京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的创始人和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徐乐天教授在年会期间接受中国医师报采访中语重心长地指出:医德医风和手术技术对青年医生的成长同样重要,希望青年胸外科医生学习国内外前辈们严肃的治学敬业精神,学习他们的床旁艺术,学习他们的医德医风,简单说就是第一就是要亲临床边;第二就是救死扶伤、医治生命。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天佑教授,在大会开幕式致辞时对现代胸外科学科发展提出了三个关键词:团结、务实、创新。胸外科医生不能仅满足于每天做手术,应该在这些新理念的指导下,抓住新的机遇,在胸外科技术、理念方面进行一些创新,当前社会人心浮躁很厉害,胸外科学界医生们要务实,要踏踏实实多做实际工作、多做具体工作,争取把胸外科进行创新,取得新的成绩。

       2010年北京胸外科年会在欢快祥和的“协和-COVIDIEN之夜”招待晚宴和文艺演出中落下帷幕幕。2011年北京胸外科年会暨胸外科护理年会将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