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文献 > 电子期刊投稿 > 详情

全国胸外科肺癌高峰论坛在苏州举行

作者:来源:
点击:772次时间:2009-06-26 12:19:00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二线治疗和维持治疗的最新临床数据,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的最新临床数据,以及介绍2009年美国AATS年会有关肺癌和胸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全国胸外科肺癌高峰论坛于2009年5月23日苏州喜来登会议中心召开。高峰论坛由北京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国癌症基金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130多名胸外科主任汇聚苏州,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术后辅助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二线治疗和维持治疗的最新临床数据,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的最新临床数据,以及介绍2009年美国AATS年会有关肺癌和胸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大会由北京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支修益教授和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院长高文教授共同主持会议。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肺癌诊疗中心执行主任陈海泉教授就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的主题,结合2009年美国AATS年会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阐述。陈海泉教授指出目前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化疗药物的总体客观效率仅为6.7-9.1%,MST仅为5.7-8.3个月,然而细胞毒化疗药物存在各种不良反应,对于老龄肺癌患者依从性低。INTEREST研究显示易瑞沙与多西他赛疗效相当,但安全性更高,生活质量更好。亚洲ISTANA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易瑞沙比多西他赛PFS更长,同时具有延长生存的倾向,且安全性更高,患者生活质量更好。陈海泉教授介绍了支气管超声内镜活检(EBUS-TBNA)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前临床分期的经验,EBUS-TBNA因为微创、可多次操作,已引起全球肺癌工作者和胸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支气管超声内镜活检在肺癌诱导化疗后的纵隔淋巴结再分期中有重要作用,敏感性和准确性高,虽然得到的阴性结果仍需要进一步确认,很有可能今后将取代大部分的电视纵隔镜检查。
       广州中山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王思愚教授详细介绍了目前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现状,数据显示一线含铂化疗客观缓解率均在30%左右,MST在8-10个月之间。IPASS研究结果使得NSCLC一线治疗取得了新的突破。IPASS研究发现不吸烟或者少量吸烟的腺癌患者易瑞沙比化疗能够显著降低进展风险达26%,对于有EGFR突变的患者可显著降低进展风险高达52%。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肿瘤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科主任王长利教授详细介绍了NSCLC维持治疗现状。化疗的维持治疗研究中发现:长春瑞滨维持治疗未能延长生存,严重毒性增加;一线化疗获益者,立即多西他赛比延迟多西他赛的无进展生存期更长,但两组均出现了严重的毒性反应;吉西他滨与培美曲塞的两个III期研究证实两个药物维持治疗可以延长PFS。培美曲塞药物维持治疗适用于非鳞癌患者。WJTOG0203研究显示:一线化疗后使用易瑞沙可显著延长患者的PFS时间,能够显著延长腺癌患者的OS,降低死亡风险达21%。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大学胸外科主任王群教授阐述了新辅助和辅助治疗在NSCLC治疗中的应用。对于PS评分好、完全手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推荐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对患者获得更好生存有益。非小细胞肺癌术前化疗的益处只在临床分期IIB~IIIA的亚组者有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和单纯手术对比都可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陈晓峰教授结合2009年美国AATS年会信息,就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对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国内外胸外科和肺癌领域目前还没有统一治疗模式。对于IIIA期NSCLC治疗策略:多数胸外科主任主张行肺叶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进行4-6个周期的辅助化疗或放化疗。国外的观点是将N2再分为适合手术的微小N2病变和不适合手术的临床N2病变两组,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倾向于行术后辅助化疗。对于IIIB期NSCLC,目前认为两者均不能完整切除,放化疗是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一般不考虑手术。对于肿瘤侵犯隆突且无淋巴结转移的T4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考虑行全肺切除+气管袖式切除,气管与对侧主支气管吻合的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20%左右。
       支修益教授和高文教授作了总结报告。分析了目前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现状,剖析了环境污染、生活方式与肺癌的关系,阐述了肺癌外科治疗原则。强调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和控烟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