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园地 > 指南进展 > 详情

黑飞龙:中国体外循环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黑飞龙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点击:2964次时间:2016-10-31 14:06:22
体外循环及其衍生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由人工心和人工肺两种人工器官结合而产生的心肺支持技术,随着专业的不断发展,该技术除用于心血管手术期间呼吸循环支持外,还广泛用于肿瘤治疗、器官移植、呼吸衰竭、中毒及心跳呼吸骤停等危重症的救治。体外循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具有专业性强,专业面窄,涉及的专业知识跨度大等特点。同时,体外循环作为一门特殊的临床专业,又存在较高的技术风险,其专业水平的差异严重影响患者的诊疗效果。

体外循环及其衍生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是由人工心和人工肺两种人工器官结合而产生的心肺支持技术,随着专业的不断发展,该技术除用于心血管手术期间呼吸循环支持外,还广泛用于肿瘤治疗、器官移植、呼吸衰竭、中毒及心跳呼吸骤停等危重症的救治。体外循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具有专业性强,专业面窄,涉及的专业知识跨度大等特点。同时,体外循环作为一门特殊的临床专业,又存在较高的技术风险,其专业水平的差异严重影响患者的诊疗效果。

 

现状:稳步增长 需求旺盛


体外循环专业进行的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共完成心血管手术212 795例,其中体外循环手术158 920例,相比上年分别增加3058例(1.46%)和减少426例(0.26%,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相比 2 0 1 4 年,其 中 先 天 性 心 脏 病(先心 病)手术 减 少 4 . 8 0 % ,大 血 管 手术 增 加 1 8 . 2 % ,冠 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术增长4.1%,瓣膜手术基本持平。2015年心血管手术超过1000例的医院达到47家,完成心血管手术量占全国的53.5%,单位开展心血管手术量的分布两极化现象仍在加剧,表 现 为人口密 集 、经 济 发 展 快速、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技术优势突出。2015年共完成ECMO974例,较2014年增长26%,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高质量的技术培训,同时也显示该项技术在危重症人工心肺支持方面 更 符 合 我 国 国 情,有 较 好 的 发 展前 景。体 外 循 环 技 术 最 核 心 的 器材人工肺统计显示,膜式氧合器进口品牌占77%,国产品牌22%,另外还有1%的鼓泡式氧合器。2015年纳入统计的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2083人,全国新增需求量为4 1 2人 。从 业 人 员中 医 生 占 6 7 % ,技术员占33%;专职从事体外循环占45%,兼职占55%

 

挑战:两极分化 缺乏规范


近年来伴随着心血管外科的快速发展,体外循环专业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应该看到体外循环专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先心病和大血管介入治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等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使非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数量明显增加,体外循环的职业空间被压缩。单位心血管手术量呈两极化发展,其中55.8%医院的年心脏手术量小于100例,这些医院体外循环技术人员训练量严重不足,技术风险显著增加,体外循环技术水平难以保证;体外循环技术人员的受教育背景差异很大,既有完成心血管外科学、麻醉学培训的医生,也有技术系列的技术员,还有护理系列的护士,体外循环专业技术培训尚无规范,技术水平差别也很大;体外循环技术从器材的连接安装到体外循环期间的管理、以及与外科和麻醉对接的模式尚缺乏全国统一标准,影响了该项临床技术的同质化、规范化发展。

 

展望:规范培训 标准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体外循环专业将在今后一段时间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工作。

(1)以获批立项的中国科协承接政府职能的探索项目《体外循环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评价及规范化培训体系建设》项目(2016GGFZ002)为抓手,在已开展十余年的体外循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评价探索工作的基础上,建立集培训、考核、评价、监管、继教为一体的专业技术水平保障体系。

(2)在现有的体外循环和ECMO模拟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便捷、高效、规范的体外循环专业技术培训模式,重视心血管手术量不足100例医院体外循环人员的培训,保证其维持较好的技术水平。

(3)积极拓展体外循环专业的内涵,借助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我国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人工脏器支持、危重症救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4)以国家鼓励学会开展团体标准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体外循环器材设备配置标准、临床操作标准等团体标准的建设,逐步建立专业规范,整体提高我国体外循环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