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详情

肖颖彬:如果可以,我希望死亡率为0

作者:胸心分会办公室来源:胸心分会办公室
点击:994次时间:2018-08-31 11:04:37




一条成医路,何止坚与辛?更有大量医者,默默一生为一医。为此,重庆市卫计委与华龙网共同策划《初时医心》系列,寻觅“大医”们少时从医的理想,关注医者倾尽一生为人治病的心路历程。


初时医心——访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肖颖彬


肖颖彬是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任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22年,重庆市首批学科技术带头人,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带领团队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四次,开展的浅低温不停跳心脏手术一举攻克了心脏手术领域的难关,曾令世界轰动。


“前些年的时候研究获得突破得到认可还是会兴奋一阵子,现在觉得就是挺正常,也没那么激动了,比较平静。”当外界瞩目于新桥医院心外科越来越低的死亡率时,已经修补了上万科心脏的肖颖彬想的却是:“就算(死亡率)1%不到,那也有30多个,这背后就是30多个家庭,从此陷入无尽的悲痛。”


“这个社会有无限可能,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努力过。”


戴着眼镜,语速比较慢,看上去给人一种慈祥的感觉,这是肖颖彬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肖颖彬的履历有些不同寻常:15岁考入第三军医大学;20岁医学硕士;25岁医学博士;29岁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同时担任科室副主任;32岁担任科室主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份履历足以让人仰望。


“学医最初的动力来自父亲。”肖颖彬说:“我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因受当时条件限制无从医治,看着父亲遭受病痛折磨,于是想长大后做名医生,治好父亲的病。在高考那一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的英雄形象激发我的从军梦想,于是报考了三医大。”


“那个时候三医大的条件跟现在完全不能比,但对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说已经是好得不得了!最大的好处就是在这儿书多,可以学很多知识。”肖颖彬说,求知欲强几乎是那一代大学生的共同特点,来到知识的殿堂每个人都很兴奋,有很强烈的学习欲望。毕业时,肖颖彬所有课程平均成绩在93分以上,40多门功课成绩全优。因为成绩优秀肖颖彬被选择到了心外科,师从我国著名的心外科专家刘欲团教授。


“这个社会有无限可能,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努力过。”回忆起自己的求学生涯,肖颖彬说,那个时候国家特别需要人才,而他们这一批成绩优秀的毕业生无疑就成了“俏货”,很快就被分抢到各个领域的关键岗位上,作为技术主力进行重点培养。


“美国大夫一天做20台手术的时候我们才刚起步”


“我们国家第一例心外手术是在1958年,由苏鸿熙教授主刀。那时国外心外手术也是刚好进入发展期,要说差距肯定有,但不算太大,然而后面因为历史原因,中国的心外几乎停滞,到了70年代,国外尤其是美国这样的国家,心脏病特别多,已经进入突飞猛进的阶段。”肖颖彬说,“以冠状动脉搭桥术为例,苏鸿熙在上世纪70年代曾带团到美国去学习,回来写成《心外科进展》一书,大家从书中看到美国一个医生一天居然最多可以做20台手术都十分震惊!这对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就好比我们刚起步他们已经飞的看不见了。”


面临这样大的差距,肖颖彬不仅没有觉得气馁,反而让他觉得隐隐兴奋。肩负起弥补我们国家在心外科领域的空白,他认为这就是他内心最想要的选择。为了缩小差距,肖颖彬出国学习先进的知识,带领考察团去国外参加培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理念。“总之克服一切困难创造一切条件来做(心脏手术)”。


“克服一切困难”廖廖几个字,回放成当时的情形就是:医生们要在没有空调,没有层流病房,创造无菌条件都特别艰难的情况下去完成医学中风险最大的心脏手术,这在现在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没有那个艰苦的年代就没有后来的积淀。”回忆起艰苦的往事,肖颖彬更愿意看作是他人生的财富,在艰苦的积淀中,1996年,肖颖彬担任了新桥医院心外科副主任。“90年代的重庆还没有直辖,医院的经济条件也不是特别好,但我们还是添置了层流设备,改善了无菌条件。”就在那一年,肖颖彬和团队一起做了200多例心脏手术,只有一个孩子没有救抢救过来,死亡率从之前的年均5-7%一下就降到了0.5%。


目前,肖颖彬带领的新桥心外科已经是国内顶级的团队之一,自他担任主任以来,共救治了接近40000例心脏病患者,其中1万多台手术是肖颖彬亲自完成的,最多一天要做27台手术,每年死亡率一直保持在1%以下。


“我们每年收治病人3000多,不到1%也有30多人没有救回来,这背后就是30多个家庭从此要陷入无边的伤痛之中。”肖颖彬介绍,医学是永无止境的,还有许多尚未认识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他有责任去深研,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如果可以,我希望所有病人都能治好,没有死亡率。”


“患者将心脏托付给我,我有什么理由不认真?”


1996年,新桥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了1名1岁左右的复杂先心病患儿,伴有严重的心衰,频发的濒危抢救预示着这条小生命随时处在死亡边缘。


“手术是她惟一的希望,我很想救他。”肖颖彬回忆:“但那时候重庆还没有做过3岁以下孩子的手术,全国只有北京上海等很少几个医院有涉足,但都没有探讨出成熟的方案。”据了解1岁以内的先心患儿,心脏小,全身血量少,操作异常困难,被视为心脏手术禁区。因此先心病直到现在也是1岁以内婴儿夭折的主要因素。


“当时内部争论很大,害怕做不好要影响到科室的声誉。”但肖颖彬觉得应该试一试,说不定有救,于是成立了攻关小组,没想到医院也非常支持,让他们大胆的去救人!其余由医院承担。“关键当时孩子的爷爷很坚定的支持手术,说即使失败也算是给医学做了贡献,这点让我至今都很感动。”


1岁孩子的心脏,就像一颗核桃那么大,肖颖彬和攻关小组的医生们一起耗时4个小时,采取了体外循环方法维持心跳不停跳的状态下最后奇迹般的补好了室间隔缺损,并解决了肺动脉高压。


这个女婴成功的活了下来,“现在都是大姑娘了。”肖颖彬提起女孩儿的近况描绘的语言特别少,眼睛里却含着光。


因为这次大胆探索,新桥医院心外科在儿童复杂性先心病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到目前救治的最小的孩子只有几天大。


“生命不是消费品,只为谋生就不要来做医生”


据了解,目前在中国,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民众健康的“头号杀手”,每5人中就有1人患心血管疾病,平均10秒就有1人死亡。


肖颖彬每天穿行于疾病、疼痛和死亡之间,他用精湛的医术护佑群众健康,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一个医生对于生命的庄严承诺。


“病人来到医院,把心脏托付给我们,就是把健康、把生命、把一家人的幸福托付给我们,病人不是消费者,我们不能把医院当成消费场所。”肖颖彬说,“救治一个人时一种社会责任,如果仅仅是为了谋生、糊口这样的目的最好不要来做医生。”


肖颖彬表示,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及家属是同一战壕中的战友,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战胜病魔和死神。


作为浅低温不停跳心脏手术的发明人肖颖彬的成就已经获得世界同行的瞩目,他所带领的新桥心外科已经成为国内心外领域的一个高地,但肖颖彬依然希望再去填补更多的空白“比如心脏移植、肺的移植,这些我们跟国外先进的心外科还有很大差距,我就希望能够把这个差距一步步缩小。如果我办不到的,我希望能够一代一代把接力棒传下去,推动我们国家心脏外科的水平不断的向前走。”


(文/钟扬 周玲玲 曾理

 责任编辑:周玲玲

来源:重庆客户端-华龙网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