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华医学导报记者就我国胸心血管外科的现状和发展采访了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胡盛寿教授
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学登上国际学术舞台
——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胡盛寿教授记要
日前,中华医学导报记者就我国胸心血管外科的现状和发展采访了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胡盛寿教授,根据记录整理如下:
记者:近十年来,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发展迅速,请您谈谈胸心血管外科的发展状况?
胡盛寿:胸心血管外科独立建科始于上世纪40年代。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在国家的关怀下和以黄家驷、吴英恺院士为代表的几代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胸心血管外科事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目前中国大陆可以开展心脏外科手术的医院有653家,心脏外科手术例数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据来自中国体外循环学会的统计,2008年心脏及大血管的手术量已超过150 000例。
伴随手术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胸心血管外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1976年吴英凯院士受到美国AATS年会邀请,在大会上介绍中国食管癌外科治疗的经验,在此之后的20余年间鲜有中国大陆的学者出现在AATS讲台。近年来,这个讲台上开始出现中国大陆心脏外科医生的面孔,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专家,连续三年在这个讲台上介绍中国治疗复杂先心病的经验。另外,在世界三大胸心血管外科专业杂志上(<i>JTCVS,ATS和<i>EJCTS)上,中国学者近些年的原创论著(除外短篇报道)的数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06年至2007年间,中国学者共发表论著31篇,超过了过去20年发表数目的总和。
今年在<i>Circulation杂志上,有一篇来自中国大陆关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与介入治疗多支病变比较的研究论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胸心血管外科的成就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
记者:胸心血管外科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在国际上已经占有了一席之地,请您谈谈胸心血管外科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胡盛寿:回顾胸心血管外科的发展状况,既有成绩,更要面临挑战。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心血管常规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如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瓣膜置换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在我国大多数心脏中心都能开展。
第二,在一些先心病复杂畸形的救治方面,这些年也有了明显进步。如法乐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经过几代专家的共同努力,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
第三,心脏瓣膜手术方面也有着喜人的成果。中国自主研制的人工机械瓣、生物瓣,都已投入临床应用,这使我国瓣膜外科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第四,冠状动脉搭桥数量及手术成功率大幅度提升。80年代初,在北美一年要做35~40万例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而我国90年代初期,全国1年做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也不到200例,这个差距非常大。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才迅速发展起来。并且手术死亡率由1995年的5%~10%降到现在的1%左右,手术成功率完全和世界一流的心脏中心媲美。
第五,随着心脏移植术的成熟和规范,开始步入了从放卫星时代到常规治疗的时代。每年完成的心脏移植例数超过百例,真正开始进入到一个追求远期生存率的时代。
在欣喜之余还有更多的担忧,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学的未来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第一,学科整体水平发展非常不平衡。目前,胸心血管外科开展比较好的医院,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
第二,胸心血管外科整体水平不是很高。胸心血管外科要涉及到多学科的合作,如小儿心内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影像和ICU等学科。只有这些学科的整体水平提高了,才能推动胸心血管外科的发展。
第三,胸心血管外科队伍培养及建设有待加强。胸心血管外科和其他学科相比,由于胸心血管外科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知识面涉及较广、培养周期较长,所以,高水平的医师队伍和专科医师的后续培养方面还显得不足。
第四,胸心血管外科质量控制缺乏统一的标准,必须要建立国家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第五,胸心血管外科的临床及临床相关的基础研究水平不高,尚缺乏具有原创性的研究结果。
记者:针对我国胸心血管外科所面临的问题,现在有什么具体措施?
胡盛寿:第一,为配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基层医院。大医院要带动小医院,“大医生”要想到“小医生”,作为一个大的临床中心,有义务搭建一个与国内同行分享经验的平台。
第二,积极探索心血管专业医师的培养途径,创造更多的临床训练机会,培养更多合格的心脏外科医师来满足心血管病患者的救治需要。
第三,作为专业学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胸心血管外科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做出贡献。首先需要建立胸心血管外科治疗病人的病历资料的登记系统,在此基础上依据我国病人的特点,制定心血管外科行业指南,供国内同行们借鉴和参考,进而提升我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整体水平。
记者:作为我国胸心血管外科的领军人物,您认为该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胡盛寿:学术重塑,去培育新一代学术型的胸心血管外科医师,这将是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的主要使命和任务。根据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未来需要尽快完善新时期的医师培训体系、质量评估和控制体系等;提供与国际进行高水平学术交流的平台;倡导临床医师提高科研能力,尤其是要灌输循证医学的概念,因为循证医学是“经验”医学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将医疗决策建立在最佳的临床科学证据之上。更重要的是整合医疗优势力量,将多学科专家汇集到一个“舞台”上共同演绎促进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乐章”。总之,认清学科的建设是否满足了人民的健康需求,是否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脚踏实地去促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倡导临床医师的学术意识,推动青年医师的培育,从而最终促进胸心外科事业的发展。
个人简介
胡盛寿,男,1957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2月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并开始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1986~1989年师从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郭加强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94年澳大利亚悉尼St. Vincent Hospital进修学习。1995年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并任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外科行政副主任,1996年兼任阜外心血管医院瓣膜及辅助循环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所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卫生部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循环杂志主编。
寄语:
愿《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成为传递医学科学知识的典范,促进学术交流,展示行业发展,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愿与导报合作,携手共同推进中国临床医学健康、科学的发展。
主委感言: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为了培养学术型医生,设立3个培训基金,专门针对中青年医师的培训,促进其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合理化和具有专业领域的国际视野。另外,借助胸心血管外科的技术质量控制体系,依靠国家“十一五”科技项目,我们建立一个涵盖我国30多个医院的数据库系统,把国内患者资料整合到一起,根据这些数据去确定疾病的手术风险,帮助确定患者选择最佳手术方式,真正达到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