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心血管外科现状
据《中国心血管疾病2007~2008年度报道》资料显示,我国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力衰竭400万人,现患风心病250万人,每年出生先心病患儿10~20 万人。2009年以来大陆地区心脏和主动脉外科手术总量约为15万多例,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全国心血管外科专业医师约2000人,心胸外科兼做的医师约2000人。全国总体诊治水平继续提高,大的专业中心诊治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专业领域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近年来,在世界三大胸心血管外科专业杂志上(JTCVS,ATS和EJCTS)上,中国学者的原创论著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中国胸心血管外科的成就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具体情况如下:
1. 心血管外科常规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如简单先心病、瓣膜病、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在我国大多数心脏中心都能开展。
2. 先心病复杂畸形的救治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如法乐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
3. 心脏瓣膜手术方面,自主研制的人工机械瓣、生物瓣,都已投入临床应用,使我国瓣膜外科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4. 冠状动脉搭桥数量及手术成功率大幅度提升,手术死亡率已降到1%左右,可与世界一流的心脏中心媲美。
5. 随着心脏移植术的成熟和规范,步入常规治疗的时代。
二、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基本专业数据,对我国的瓣膜病、先心病、大血管病等的基本临床特点缺乏了解。
2. 缺乏关键技术规范,对复杂先心病、重症瓣膜病、重症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等治疗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统一的技术评价体系。
3. 急需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心血管植入材料和器械。
三、发展方向和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 建立全国心血管外科数据库和数据提交系统,建立基于数据库的危险因素控制和手术疗效质量控制体系。
2. 建立以区域为基础,技术成熟医院为中心,辐射妇幼、儿童和社区医院的先心病诊断治疗网络,提高先心病的检出率和治疗成功率。
3. 利用外科途径获得的组织样本建立组织库,研究心力衰竭的逆重塑过程相关的基因、蛋白和信号传导的变化机制,研究再血管化、心室成形、心室辅助、细胞治疗等不同治疗方式的优化组合。
4. 了解中国瓣膜病的临床特点,研究建立中国瓣膜病治疗的技术规范,提高瓣膜病治疗的近远期疗效。
5. 了解我国的大血管疾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建立大血管疾病的治疗规范,研究提高大血管疾病治疗疗效的优化组合治疗模式。
6. 研制新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室辅助装置,通过临床前研究,初步应用于临床。应用组织工程学原理,研制具有生物活性心肌补片和瓣膜,并初步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