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园地 > 学术交流 > 详情

王巍:经心尖入路TAVI手术

作者: 王巍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点击:2267次时间:2016-10-31 13:21:39
主动脉瓣狭窄的综合症状包括胸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晕厥。一般来说,出现症状后平均存活率为2~3年,而且猝死的风险很大,最终需进行人工假体或生物假体的瓣膜置换手术。外科开胸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SAVR)一直是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虽然有效,但是创伤大、手术风险高,30%~50%的患者因高龄、左心室功能差、存在严重的合并症、恐惧外科手术而放弃外科治疗。

主动脉瓣狭窄的综合症状包括胸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晕厥。一般来说,出现症状后平均存活率为23年,而且猝死的风险很大,最终需进行人工假体或生物假体的瓣膜置换手术。外科开胸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SAVR)一直是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虽然有效,但是创伤大、手术风险高,30%50%的患者因高龄、左心室功能差、存在严重的合并症、恐惧外科手术而放弃外科治疗。


经导管主动脉瓣介入术(TAVI)是近十余年来研发的一种全新的微创瓣膜置换手术,自2002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全球超过10万例的临床治疗经验证实,对于高龄、高危患者,这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方式,为这类患者的带来了新希望。


目前TAVI手术常采用的入路方式有三种:经外周动脉入路(以股动脉最常采用)、经升主动脉入路和经心尖入路。经股动脉入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当患者在严重血管病变(如外周动脉硬化狭窄,升主动脉扩张或严重钙化)时,经心尖入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经心尖入路的TAVI技术只需在左前胸切开3~5 cm的小口,再经心尖处的小孔就可将人工主动脉瓣植入体内。与股动脉入路相比,心尖入路的TAVI技术具有手术入路途径短的特点,能减少外周血管并发症,同时不受股动脉直径的限制而可以植入更大型号的瓣膜,还可以避免主动脉斑块的脱落,可显著降低围术期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目前使用的经心尖主动脉瓣膜植入系统(J-ValveTM)攻克了传统TAVI无法用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世界难题,给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也为国际心血管领域赢得了重大突破。


TAVI诞生十几年以来,不仅颠覆了传统的主动脉瓣置换方式和路径,而且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对高龄高危患者具有巨大的优势。由于TAVI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14年美国AHA/ACC联合瓣膜病治疗指南已将其列为重度主动脉瓣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使得大量原本已失去治疗机会的高龄高危患者得以救治。


相比于外科换瓣手术,TAVI术后的卒中发生率高。年龄>80岁,BMI>20kg/m2,既往有卒中病史以及心房颤动等,是TAVI术后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经心尖入路在TAVI各入路中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最低。对于有脑血管意外表现的患者,有必要及时应用甘露醇脱水和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