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心脏中心为一位拳头大小的室壁瘤患者进行了微创杂交左心室成形手术,患者恢复顺利。据悉,目前这项技术全世界仅开展数十例,国内尚未见报道。
65岁来自河北的池女士2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放置了冠脉支架,随着时间的推移,池女士的活动耐力逐渐下降,后来只能每日在病床上度过。通过当地的心脏彩超检查发现,池女士的心脏功能明显恶化,在心尖部形成了一个拳头大小的室壁瘤。
室壁瘤是患者心梗后的严重并发症,大面积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瘢痕组织所替代,病变区心室壁变薄,向外膨出,逐渐变成一个毫无作用的大囊袋,严重影响了心脏的运动,随时可能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心脏破裂甚至猝死。池女士辗转了全国多家知名专科医院,均因为心功能差,手术风险高,被判断为失去了手术机会。近日,池女士来到了北医三院心脏中心接受治疗。
入院后的检查显示,患者的左心室明显扩大,心功能严重受损,射血分数仅11%,不到正常人的1/5(正常值范围50%~70%)。心脏核磁发现,心尖部形成的室壁瘤最薄处仅1 mm,随时存在心脏破裂的风险,只有外科手术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传统的外科手术需要借助于体外循环,在心脏停跳的状态下进行,切除室壁瘤,进行左心室成形,手术创伤大、死亡率高。对于这样一例心功能近乎衰竭的患者,手术后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残余心肌能不能维持循环、成形效果如何、体外循环后心脏能不能恢复跳动,一系列现实而又矛盾的问题摆在心脏中心团队面前,让治疗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在传统的内外科治疗方法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为了尽最大的努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心脏中心主任高炜教授和心脏外科主任万峰教授决定引进国际最为先进的微创左室成形术式(LIVE,less invasive ventricular enhancement),对这位患者进行治疗。这种术式采用“折叠”心脏的办法,不需心脏停跳和切除坏死的心肌,并且可以有效地减少无效心腔,改善心功能,创伤远远小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为了确保患者手术的成功,心脏中心邀请到了该术式的发明者、美国的Lon S. Annest教授亲临指导。心脏中心专家团队和Lon教授反复斟酌讨论病历后,Lon教授表示,这例患者手术操作难度极高,风险大,是一例极罕见的“tough case”。心脏中心还准备了体外循环、IABP、ECMO等高级生命支持手段,为整个手术保驾护航。
在经过周密的准备后,9月22日上午手术正式开始。外科操作由心脏外科主任万峰、副主任张喆负责,内科介入由心脏中心主任高炜、副主任郭丽君负责。麻醉完毕后,经食道超声心动提示左室射血分数仅为6.8%,患者的心功能比预想的还要差。手术率先由心外科团队进行,在患者的左侧胸部小切口入路,暴露心脏。心脏与心包粘连极其紧密,万峰与张喆小心剥离,室壁极薄,张力极高,稍有差池便可能出现心脏破裂。分离粘连后,高炜与郭丽君从患者的右侧颈静脉置入导管,直达室间隔,留下第一个锚定。而后外科组经由左侧小切口同样送入另一个锚定装置,附在室壁瘤外壁。两个锚定之间由导丝相连,共放置2对锚定,最终像紧束口袋一样使两对锚定将室壁瘤折叠。术后超声心动提示患者左心室容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第二天便撤掉呼吸机,恢复十分顺利。